焦點節目在周四舉行,我們策劃的幻燈片和錄像放映,由從事各類型藝術出版的藝術家所創作。
25.07.2019
《火烈鳥所飛之處》—— Euan Macdonald
《Where Flamingos Fly》(火烈鳥所飛之處)是爵士樂手Gil Evans創作的樂曲,收錄於他1981年的同名專輯內;而2005年,出生於蘇格蘭、現居洛杉磯的加拿大藝術家Euan Macdonald,拍了部十分鐘的彩色錄像,也以此命名。
在Macdonald的版本,鋼琴聲傳出時,有個男人(該是藝術家本人) 站在牆前,只見他身穿外套,捧著一大疊歌譜,其中有主題曲《火烈鳥所飛之處》,然後一首接一首的歌名,同樣甜得膩人,如《Where, I Wonder》、《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和 《L’Affaire》,在鏡頭前翻過。 2007年,藝術家為這部錄像配製了一本藝術家書籍,名為《Selected Standards》(標準曲選),使用了相同歌譜 ,次序大抵不變 ,配上了藝術家的繪畫。這不禁令人想起圖書館其他藝術家數十年來的實踐,他們同樣採用具時間性的聲音和印刷,將各種手法兼收並蓄。
01.08.2019
《茶餐廳=我愛你》—— 陳嘉賢
陳嘉賢的獨立小誌《茶餐廳=我愛你》探討亞洲僑民與食物之間令人擔憂的關係,而且更以嬉戲心情,看看能否把一句寫著中文「茶餐廳」的紋身,讓非華語人士以為是「我愛你」的意思。說到底,這計劃是藝術家本人對外祖父母的致敬,因為她出生前外祖父母在墨爾本開的嘉華餐廳已結業。該餐廳保存在她母親的回憶中,對陳嘉賢而言仍是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地方。小誌的圖片是從2016年至2019年期間搜集得來的,但小誌的製作過程僅用了幾天。藝術家一口氣寫下多篇關於食物和人情冷暖的親切短文,編輯時再配上圖片。陳嘉賢對民以食為天的說法有所保留,她這種小誌形式的藝術出版,是為了深入研究大家同桌吃飯的儀式和體驗。小誌梳理與家人和朋友關係的部分,連同用中文寫的外賣餐牌和餐廳招牌,用Risograph印刷出來。這些標誌就像奇妙的中文紋身一樣,成為一種可讓人把幻想投射其中的視覺景觀,而陳嘉賢藉此作品尋找的,正是這種任由觀眾翻譯的可塑性,可使翻譯的源頭開放,供大眾分享。
08.08.2019
《餐廳繪畫》—— Jonathan Monk
Jonathan Monk的《餐廳繪畫》正是由餐廳開始的畫作。現居德國柏林的英國藝術家Monk,每天上餐館用膳後,便在收據上畫畫,藉此記下他每天的餐飲習慣,然後放上Instagram。 Monk擅以嬉謔手法挪用重要的觀念藝術、極簡主義及現代藝術作品,包括藝術家書籍。今次他以社交媒體的科技平台,讓自己的作品數碼化,供大眾「消費」。
他的繪畫令人聯想翩翩,想到在藝術作品(包括無數靜物畫)中描繪過的食物、由食物帶出帶有政治含意的題材——從Filippo Marinetti藉烹飪改革社會的宣言《未來主義食譜》(1932)到Judy Chicago向西方傑出女性致敬的大型裝置《晚宴》(1979)——或是透過食物來突出各種具有儀式性質、共同分享的社會活動。 大館的藝術家書籍圖書館目前正位於商店和餐廳之間,Monk的的作品在這裡展出將讓大家來這兒吃喝購物的同時,也可從這些日常交流中體會出另一層意義。
15.08.2019
《人民之聲》—— Fiona Tan
《人民之聲》(2006-2012)是出生於印尼、現居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家Fiona Tan所創作的書籍名稱,該書包括五集,據她本人說,是「用家庭相冊的照片,呈現出一個國家或社群的『快照』。」 藝術家先後遊歷了挪威、澳洲、日本和瑞士,通過口口相傳和朋友介紹,在每個城市收集了普通老百姓拍攝的業餘攝影作品,將之自由組合,最後把整個系列放在倫敦攝影師藝廊展出。在《人民之聲》裡,Fiona Tan 利用收集得來的相片,是為了確認相片擁有者的身份及經驗。別人把他們的家庭照片交託給她,她將之按「家庭」、「自然」、「肖像」等類別來選輯,表現了人們從出生至死亡的大致過程。 細看之下,這幾本書模仿了小型相簿的形式。照片的顏色和取景角度,喚起另一時空的感覺,卻比今天紀實風格的「自拍」照片更早出現。同場放映一段影片,除了加強展出照片的敘事性外,也對圖書館內其他藝術家以相簿為自我表達和保存的工具表達讚賞。
22.08.2019
Moment in Limbo ——Jimi Tsang
Jimi Tsang的「Moment in Limbo」(2015-2018)黑白照片系列,探索一個城市在不斷變化中對短暫無常的感覺。藝術家是個自學成才的攝影師,作品受到布列松、森山大道和布魯斯·吉爾登的影響。他經歷了香港極不相同的兩面:從過度密集繁榮的殖民地,轉變為充滿身份危機的城市。他的成長歲月就在香港回歸前度過,後來離港發展,對局外人的眼光也深有體會。回流後他目睹香港的巨大變遷,使他的作品緊扣著「當下的片刻」和「不確定的中間狀態」,關心人們置身於前途茫茫的環境會有什麼感受。他平日得兼顧家庭和工作、只能利用上下班時間,用35毫米後拍下香港在雨傘運動後,人們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他的照片仿佛向香港人發問:我們往哪裡去?
29.08.2019
「施樂複印書」—— Seth Siegelaub
「施樂複印書」是由策展人兼藝術品經銷商Seth Siegelaub(1942-2013)於1968年策劃出版的書籍展覽。Siegelaub致力取消藝術界的等級制度,並引入正規方法鼓勵藝術家積極參與。他在1966年至1971年間,以印刷品方式在當代藝術空間舉辦了多個展覽和項目。在「施樂複印書」中,Siegelaub邀請了七位藝術家,各用相同尺寸的25頁連續版面,合力創作。受邀的包括Robert Barry、Douglas Huebler、Joseph Kosuth、Sol LeWitt、Robert Morris 和 Lawrence Weiner。Siegelaub用印刷書籍和目錄作為傳達「首要信息」的場域,而不是用來轉述次要信息,因而使藝術更為普及。「施樂複印書」將畫廊展覽轉化為書籍展覽,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概念藝術運動,當時的藝術家和策展人紛紛挑戰博物館和畫廊的基礎建制,另闢蹊徑。
封面之下:藝術出版調查
「封面之下:藝術出版調查」由藝術家書籍圖書館的夏季節目組成。秉承大館當代美術館的精神,並致力扶助香港藝術生態不斷發展,「封面之下」將包括三大類夏季活動:焦點節目、現場活動和工作坊。這是一個以圖書作為藝術表達媒介的平台,為本地、亞洲及國際從業者服務,旨在將藝術出版的概念從有形和無形兩個層面予以擴展。大家不妨帶著遊玩的心情,像密探般展開「調查」。我們希望讓訪客和參與者一起來界定:什麼是藝術家書籍,一本藝術家書籍可以起什麼作用。
焦點節目在周四舉行,我們策劃的幻燈片和錄像放映,由從事形形色色的藝術出版的藝術家所創作。現場活動在周五黃昏舉辦,由聲音出版【聲音作品?】、朗讀演出和自製小誌的人士主持演講示範。最後,工作坊將在周六舉行。每個工作坊會由一名專業從業者帶領,與小組學員一起製作藝術家書籍,思索翻譯的可能方法,並嘗試文字及音樂的抽樣複製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