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概念藝術的誕生,它就與語言文字密不可分。這種語言的表現形式多樣:時而採用詩歌的行文,時而鑽進哲學的抽象晦澀,再有時故意的機械僵化,如同枯燥的技術說明或行政文本。它們之中,有的想要推動語言的界線,有的想要搞清藝術和語言的基礎結構。把藝術理解為一種語言形式時,這又意味著什麼?究竟該如何觀讀這種概念藝術的語言?再者,該如何翻譯這種語言?
1969年,丹·格雷厄姆 (Dan Graham)自行出版藝術家書籍《結束時刻》(End Moments),彙編了他在此前創作的有關流行文化、當代藝術和資訊的一系列文章。可以說,這本書本身就是種藝術,是件概念藝術作品。格雷厄姆在書中的一「文」中這樣寫道,「我的寫作不存在單一的觀點;與之相反,它的觀點在不斷地轉變,反饋取決於它的『地點』(也就是,時間與語境),還有它與讀者群的關係,這些人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編寫或影響/形成(in-form)了它的含義。」換言之,格雷厄姆的語言在於誘發觀者察覺到不確定性,察覺到意義的滑脫。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編寫的《六年:1966年至1972年藝術的去物質化》於1973年面世,書中詳記了那一時期各種被貼上「概念藝術」標籤的想法所形成的網絡,混亂無序。對於書中提及的眾多藝術家來說,語言在這些想法中的施展已經超越了作為交流工具的局限。對語詞的語音特徵以及句法的操控變得和語詞的語義效果同樣重要。於是,翻譯「概念藝術」不只是行使腦力,更需要感官的參與。
此次工作坊中,身兼策展人與翻譯工作者的吳彥將會分享把利帕德的《六年》與格雷厄姆的《搖滾我的信仰》(Rock My Religion)從英文譯入中文的親身體驗,邀請大家一起在概念藝術的語境中探討翻譯的不太可能性(improbability)。工作坊將以簡要的講演開場,再根據從上述兩本書的原著和譯作中精選的部分概念藝術作品,配合在大館藝術家書籍圖書館裡發現的本地作品,對這些多語素材展開一次跨語言的觀讀和(再)翻譯——英文進入中文,中文返回英文,以及普通話和粵語間的互通與隔閡。
此次工作坊將以英語進行。
吳彥,出生於上海,現居多倫多,是策展人、翻譯及作家。她與藝術家柯喬(James Carl)合作,用中文翻譯了美國藝評家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的《現代雕塑的變遷》(2016年)、露西‧利帕德的《六年:1966至1972年藝術的去物質化》(與缪子衿、宋扶日與朱荧荧合譯)和丹‧格雷厄姆的《搖滾我的信仰》(2018年)。目前,她正籌備Yves-Alain Bois和Rosalind Krauss合著的《Formless》的中譯本,將於2019年秋季出版。吳彥策劃的展覽題材主要介於視覺藝術、建築和公共空間之間。目前,她正為加拿大萬錦市制定一個為期五年的公共藝術規劃,並籌劃於2020年4月在多倫多大學藝術館舉辦中國藝術家苗穎的個展。在此之前,她於2013年在中國深圳舉辦的第五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上,與Janine Marchessault合作策劃了加拿大館。其文章刊載於加拿大及中國的藝術及建築雜誌,如artforum.cn、《藝術觀察亞洲版》、《加拿大藝術》、《PUBLIC》等等。她也是上海同濟大學《時代建築》雜誌的英文編輯,以及中央美術學院《世界美術》雜誌的國際特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