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把藝術家組合大致定義為三個或以上藝術家共同工作的組織。這裡強調的重點不是工作,而是「團結」,是始於友誼的共同力量。而這種社會性的,同舟共濟的「團結」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能夠賦予價值與共享資源的系統。關於藝術家,安德里亞·弗雷澤(Andrea Fraser)在《從體制性批判到批判體制》(2015)中曾寫道:「我們即是體制。但我們要問,我們是什麼樣的體制?我們將什麼樣的價值觀體制化?我們獎勵什麼樣的實踐?我們渴望什麼樣的獎勵?」我們將繼續展覽「拆棚」中的討論,關注合作,身份政治,個人自治等主題。當一個群體用共同的聲音發聲,表達自我,這意味著什麼?
1990年,陳貌仁開始名為「重生之地」(Revival Field) 的生態創作,通過種植植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陳貌仁曾一度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獎金,後卻因為基金會認為作品「不是藝術」而被收回。美國亞裔藝術家團體哥斯拉為陳貌仁奔走發聲,支持陳貌仁對藝術進行重新定義。哥斯拉在紐約藝術界闖出一片天地。作為合作組織,華裔藝術團體是紐約藝術界重要的一份子,它們為成員的作品爭取可見度,也在書寫藝術史時提供一種聲音。
本次對談邀請紐約華裔藝術家團體哥斯拉(1990-2001),環氧樹脂藝術小組(1982-1992)以及飛色蕃茄(2008年至今)以及香港藝術團體視覺藝術協會齊聚大館,討論藝術家共同工作的方法與可能。論壇講者包括李秉罡,楊嘉輝,鄺珮詩,余家豪,蛙王(郭孟浩),並由陳思穎主持。座談會以粵語主講,並配有英文翻譯。本公共項目為由Spring工作室主辦、李綺敏策展的展覽「拆棚」的相關系列活動。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請把姓名和聯絡電話電郵至learnart@taikwun.hk。